上午11:00,一辆车牌为皖E的面包车,停在江宁街道花塘社区的百合种植基地的厂房边,工人们抱着一束束包扎好的百合花放在车上。“这批百合花是准备送往马鞍山的,马上要再打包一批送往上海。”基地的负责人施茂荣说。

“这是全市最大的百合种植基地,其实也是唯一一家百合种植基地。”施茂荣指着不远处的一排排温室大棚告诉笔者,花塘百合种植基地面积达60亩,89个大棚实际种植面积有40亩。走进温室大棚,一株株高约1米的植株绿意盎然,一枝枝约10厘米的花骨朵正含苞待放。“百合一年有两季销售旺季,从4月底到6月底是一季,10月底到12月中下旬又是一季。”施茂荣告诉笔者,目前,正是百合产花高峰期,一天就有七千枝从田间流向市场,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一万两千枝。

从年8月试种5万球到年1月添种5万球,花塘百合种植基地的面积不断扩大,年全年基地共种下了30万球,年产近百万枝百合花。“保守估算全市每天有2万枝百合需求,以前南京的百合市场一直都是从外地输入,年我们填补了本地百合种植的空白。”施茂荣笑着说,在产花高峰期,南京市场上每卖出4枝百合花,其中就有一枝是“江宁牌”。本地种植百合既减少了物流成品,又保证了花卉的新鲜。现在,花塘百合基地的送货车每天要在南京往返三四次,向各个花卉批发商运送百合。

在花塘百合基地的办工厂区内,5、6名当地村民正在修剪、包装刚从田间采摘上来的百合植株。“只有一个花骨朵的百合植株批发价是1.5元,有两个花骨朵的百合植株批发价是2.5元,有三四个花骨朵的百合植株批发价格则会更高。”施茂荣告诉笔者,目前基地共有索蚌红百合、西伯利亚白百合、木门*百合、粉冠*粉百合四个品种。去年全年,他们全家依靠百合种植纯收入达万元,此外,还带动附近几十名村民增收致富。

施茂荣告诉笔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百合花作为家庭用花,基地的百合产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下一步,他计划组建合作社,扩大基地百合种植面积,带动周边村民一起鼓起钱袋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fz/10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