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味道第十期百合粉蒸肉
《浮梁味道》第十期——百合粉蒸肉 浮梁县兴田乡地处昌江之源,生态原始,特别适合野百合花的生长。高大的银杏和古老的红豆杉,挺起一片蓝天。 野生百合花,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根茎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做食材更能起到药补功效。因此,被过度采挖,现在也已经像纯真的爱情一样,很少见了。好在兴田乡山深林密,还得以保存较多。因此,兴田乡民间也还保留着百合粉蒸肉这道菜谱。《浮梁味道》栏目组来到兴田乡,寻访这道菜的传承脉络,挖掘、记录和保护这一珍贵的饮食文化遗产。 兴田百合粉蒸肉的材料极讲究,取干百合根茎,水发至软,或鲜百合根茎漂洗去涩。五花猪肉以本地的土猪为佳,层次分明,肥瘦适宜。米粉用八角炒米至喷香后碾磨成粉备用。 家常的粉蒸肉多以土豆和萝卜等吸纳油脂的食材垫底。百合的功能与之类似,也是做为底料。五花肉用盐、料酒、酱油调味,米粉拌和粘匀,一层层的码放在百合之上,略微压实,上笼旺火蒸至充分出油。起锅出笼,油汁饱满,香气四溢。 粉蒸肉吃起来也有个讲究,一口一块,一块足以盈口,连舌尖也动弹不得,被迫退出品味的角色。然而,只需细细咀嚼,便充满了对富足生活的期待和满足。百合粉蒸肉亦不例外,但最让人回味的却是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山野清香。嗅觉和味觉一联合,一下子就触动幻觉般的想象。盛开的百合花,花蕊挺立,花瓣迎风弯曲,凸显白色花瓣上猩红的斑点。于是,百合花的爱情寓意就不仅是百年好合的祝愿,更是美好爱情最具形象化的宣言。 兴田乡徐梅英女士一边慢慢的咀嚼那些饱含肉汁的百合,一边回忆爷爷和奶奶的爱情故事。 在方志敏创建的这块红色根据地,北上抗日先遣队遭遇最困难最艰苦的岁月。一对相爱的革命青年为躲避残酷的追杀,逃到山里。满山的野百合激发了青春的浪漫,繁忙的工作也暂时得到休憩。于是,一大碗百合粉蒸肉便完成了两个年轻人的婚礼。自由奔放而又充满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从此,这道菜便一直在家里作为重要节日的菜谱。也因此,这道历史上食药兼具的菜品得以传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yx/10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春走基层丨百合迎新春赏花正当时
- 下一篇文章: 百合大赛特邀九香中药材种植基地参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