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在我苦难的尽头有一扇门r
银百合 ■露易丝·格丽克(美) ■顾艳译 夜又凉了,宛若早春的夜晚 安静下来。也许声音打扰了你? 此刻,只有你和我 我们没有理由沉默 你看见了吗?满月在花园里升起 我却看不见下一个满月了。 春天,当月亮升起的时候 时间是无止境的。雪莲花开了又合 枫树的种子, 黯淡地落在了苍茫的漂流中 月光流淌在白桦树的上空 树木分叉的地方 第一批水仙花的叶子,在月色里 散发着柔和微绿的银色 我们走在一起,走到了尽头 我不再害怕结局 然而,这些夜晚我不再能确定 尽头意味着什么? 而你,已经和一个男人在一起 在最初的哭泣之后 莫非快乐也像恐惧那样无声无息了吗? 壹 诺贝尔文学奖,无疑是世界文坛一年一度的热门话题。这阵子大家谈论的都是美国著名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在中国文坛似乎谁也没有猜到她能获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连预测的博彩公司也未将她选入其中,但在美国诗界她早就名闻遐迩。她得过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书评界奖、美国诗人学院华莱士·斯蒂文斯奖、波林根奖等。因此,她获诺奖我也不觉得惊讶,毕竟比起加拿大著名诗人安妮·卡森,她是更纯粹的诗人。 自年美国诗人鲍勃·迪伦获诺奖后,仅隔四年又再次颁给一位美国诗人。美国BBC、CNN、FOX.NEWS等众多媒体,几乎是铺天盖地报道了这则新闻。我随便翻翻网页,就能看到露易丝·格丽克的网上图书展览、生平介绍、诗歌评论等。昨天,我去了哈里森堡的几家实体书店,发现从前冷门的露易丝·格丽克诗集,都已销售一空;而在亚马逊、BARNE.NOBLE等网上书店,露易丝·格丽克诗集的销售量与时俱增,成为热门的畅销书。 我的邻居郝莉是大学教授,也是一位美国土生土长的六十多岁女诗人。*昏时分,我在小区散步,她在遛狗,我和她谈起今年的诺奖,她有些激动地告诉我:“昨天我参加了诗人朋友举办的网上露易丝诗歌朗诵会。伟大的诗人,是这片土地的荣耀。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用诗歌来安慰我们越来越贫瘠的心灵。”她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种从心里由衷地祝贺同行获诺奖的境界以及诗歌在她心里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我为之震撼。 我们居住的小镇莱克星顿,是一座古老的历史名镇,拥有两所大学。一所是著名的弗吉尼亚*事学院,另一所是最古老的私立大学之一的华盛顿和李大学。华盛顿和李大学,与哈佛一样属于全美最古老的五所大学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建立的奥古斯塔学院,而它后来的校长乃是声名显赫的南*败将罗伯特·李。美国历史上有不少大名鼎鼎的名将,诸如:独立战争时期的华盛顿,内战时期的格兰特,一战中的潘兴,二战中的艾森豪威尔、巴顿等,但获得“战神”这一称号的只有智勇双全、用兵如神的罗伯特·李。可见虽是败*之将,却依然得到全美人民的敬仰。 如果说,华盛顿和李大学在国内的名声不够响亮,那么弗吉尼亚*事学院却是大名鼎鼎的。它年建校,与西点*校齐名,被称为“南部西点”,曾产生过五星上将马歇尔、二战名将巴顿,还有中国抗战名将孙立人等。有时我徜徉在校园里就会想,美国历史不长,我们这座小镇被称为“古老的历史名镇”,拥有那么多保存完好的古迹真是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小镇离华盛顿DC不太远,还有着原始的自然之美。山岗上,清静、雅致、宏阔,仿佛人与宇宙天地合而为一。 由此,我们小镇吸引着众多诗人、作家、艺术家前来隐居、创作。这样的生活方式,似乎是美国众多诗人、作家和艺术家的选择。新晋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也概不例外。她一直喜欢过隐居的生活,离婚后更是独立特行。她,一个人的家,尽管是孤寂的,但屋内有书籍、有诗歌,屋外有树林、草地,小鸟、松鼠,还有小鹿的光临;她的内心世界丰饶而富足。 露易丝·格丽克是耶鲁大学的驻校作家,即使获得了“年诺贝尔文学奖”,依然大部分时间隐居在剑桥的家里。剑桥是波士顿的近邻,与查尔斯河相对。天冷了,剑桥的冬季风景银装素裹,天地河山,一片清纯洁静;想必今年的雪花仙子挥舞着衣袖,在空中飘飘洒洒地弹奏着优美的旋律时,露易丝·格丽克的内心一定是温暖的。 我和郝莉站在草坪上闲聊,原来她与露易丝·格丽克有过几面之缘,并且喜欢她的诗歌。她说:“我喜欢露易丝诗歌中的阳刚之气,那是一种力量。对,一种女人赋予女人的力量。”听她这么说,我感到有些新奇,好像媒体报道中还没有这样说的。不过,我马上想起了授奖理由:“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也就是说,每个读者都能在露易丝·格丽克的诗中找到一个想象中的自己。我,一切便释然了。 我被郝莉的激动感染着,仿佛我也与露易丝·格丽克早就熟悉似的。的确,许多年前我读过露易丝的一些诗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野鸢尾》、《十月》、《阿勒山》等,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篇章。露易丝·格丽克那种极具个性的,苦味的、灵*深处颤栗着的精神之核以及她在表达较为绝望的看法时所体现的朴素和诚实,正是她成功的原因之一。她的诗,她的气质,在我的感觉中更接近同样是女性的狄金森和西蒙娜·薇依。这都是我喜欢的女诗人和女作家。信仰、责任、苦难,在她们身上都有着罕见的精神力量。 扫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yx/6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到中年,女人总是斤斤计较,暗示着她感情
- 下一篇文章: 百合花花败后一直长的很旺盛怎么办要处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