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平海派亦讲规矩,书法须重传统
近日小艺造访百合堂,拜会书坛耆宿王伟平先生。他在上海市文联工作十余年,曾任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书协副主席、秘书长,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王先生年近八旬,仍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身手矫健。我们的话题涉及海派书法流变、个人学艺之路、中日书法交流、广泛收藏爱好…… 海派书法不是地域概念 从书法的角度讲,海派书法其实并非地域概念。与地域有关系吗?有关系的。民国以来,上海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背景,令很多有造诣的书法家聚集在上海,无论是为交流,还是来谋生。比如于右任不是靠书法谋生,吴昌硕是为了谋生来沪,他们都是海派书法的代表。接下来的沈尹默、白蕉他们也是海派书法的代表人物,但他们的书风其实各不相同。 当时上海书法有一个“半壁江山”的头衔,就是说书法好的人很多在上海,这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但是海派书法的书风是由人造成的,包括谢稚柳、邓散木、王个簃(吴昌硕的学生)、潘伯鹰、顾廷龙……不胜枚举,他们都是海派书法的代表。 为什么说他们是海派书法代表?一是他们的书法水平高;二是在上海的环境里面。这与现在不太一样,就现在而言,海派书法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地域概念了。因为全国各地的经济都发达了,学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现在有互联网,包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jz/12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合与这3类人不合,多吃可能对身体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