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作物脱*快繁中心高级农艺师古丽米拉·热合木土拉正在观察“京艳”的本地驯化苗。(记者江斌伟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一个个培养瓶中,有的露出尖尖的叶芽、有的已经长出了七八片叶子、有的长出茁壮的根系稳扎在培养基中……4月24日,本报记者在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作物脱*快繁中心见到了科研人员繁育的新疆本地观赏百合。为何要把这些观赏百合“种”在瓶中,奥秘何在?记者一探究竟。

为何“种”在瓶中

经过严密消*灭菌后,记者随科研人员进入无菌光照室。光照架上摆放着几百瓶观赏百合种苗。

这与其他作物保存种子的方式不同,见记者感到好奇,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作物脱*快繁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杨茹薇解释,“育苗是我们收集、保存种子的独特方式,可以保存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据生产需要给客户提供种苗”。

杨茹薇说,第一代种苗从剥离到成苗需要75天左右,而第二代繁育速度会加快,40天左右即可成苗,在瓶中养护等待移栽。

培育品种适合本地栽种

“这个品种名叫‘京艳’,是今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的4个观赏百合品种中的一种。”指着一排培养瓶,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作物脱*快繁中心高级农艺师古丽米拉·热合木土拉说。

“京艳”是百合属东方百合杂种系,为单瓣百合大花型,用于鲜切花或庭院花卉生产。从资料图片看,“京艳”的茎呈绿色,硕大的花朵由深粉至红色向花心延伸,格外娇艳。其他几个品种为“京欧”“京鹤”“丹蝶”等,花色有白色、红色、橘色等,各具特色。

新疆昼夜温差大对百合的生长影响大,所以选择适合新疆种植的百合花品种非常重要。之所以引进“京艳”等品种,是由于其既可温室栽培,也能采用露地栽培,适合在公园或者庭院种植。

“为了引种这些百合花,并把它们繁育成种苗,我们花了不少心思。它们不会在试管瓶中开花,最终要把它们从实验室搬到温室大棚,或者搬到露天大田里种植,这也是更大的挑战。”该中心农艺师孙慧说。

近年来,通过查阅新疆气候资料,分析各种百合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多次实地考察,他们从众多百合花品种中选择了植株强壮、抗寒和抗旱性强、花色丰富的“京艳”、“京鹤”等6个品种引入新疆繁育。

实现工厂化育苗

培养瓶中,露着尖尖角的叶芽或茎尖,是科研人员繁育的新一代百合种苗。“可不能小瞧这些幼苗,我们开展品种抗性育种研究,它们是不可或缺的种质资源。”古丽米拉·热合木土拉说。

回到无菌实验室,孙慧在解剖镜下用解剖针轻轻剥动,分离出针尖大小的一粒百合幼芽茎尖生长点,放入装有培养基的瓶内。它们将从0.2mm生长成为人们最终需要的种苗。

百合是世界第五大切花,在国外已有上百年发展历史。我国虽有近30年发展历史,但主要以切花生产为主,百合育种和种球繁育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该中心科研人员调查发现,新疆观赏百合研究文献几乎为空白,只有关于野生百合资源利用的零星报道,以及食用百合的栽培技术研究。目前,市场百合的鲜切花和种苗均为内地引进,存在运输成本高、损耗大等问题。

近几年,通过技术攻关,科研人员首次在本地域开展观赏百合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建立整套适用于观赏百合品种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解决了常规方法繁殖系数低、成苗质量差、繁殖周期长等问题。

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作物脱*快繁中心主任刘易说,定植试管百合苗使植株产量及繁殖能力大幅提高,中心可根据农民或企业订单需求生产百合种苗,进一步推动新疆本地观赏百合种质的利用与推广。上市后它们会惊艳四方,成为农民的增收‘致富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pz/1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