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合网发布的《年中国人婚恋调查报告》显示,80后成为被逼婚的主体。父母逼婚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拍前三位分别是:像唐僧一样不断地言语催促(43.6%),发动群众,联合亲朋群体施压(19.4%),赶鸭上架,强行安排各种相亲约会(18.3%)。不仅如此,父母还有很多奇葩方式,比如抱着狗狗叫孙子;夸别人的宝宝可爱,更有甚者,在春节吃团圆饭会多摆一双碗筷。此结果一出,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围观。

年的春节即将到来,作为儿女的对家有各种期盼,但是在这种亲情的期盼中,却有这么一群害怕回家的人:因为他们至今单身,害怕回家面对各种“答记者问”。真的是“不是我不想家,只是我还没有她(他),我的心儿总害怕,父母总把我牵挂”。这就是被逼婚的单身一族。

中国特色--逼婚,也反映了中国家庭的相处模式:父母爱子心切,把孩子的婚事当作自己的最大责任,对比心理更把婚姻上升为最大的面子问题。而自古以来的孝顺文化又深化了父母对后代的干涉心理。于是,父母以“爱的名义”大举进*,花样令人咂舌。然而,父母的种种做法,也透露着他们的无奈。纵观多数逼婚,实质也是催恋。在父母看来,就算你打算晚婚,但也不该迟迟不恋。作为年轻人自身,如果你也想恋爱、想结婚,却迟迟不能恋爱不能结婚,那么,自己就要在婚恋态度上更主动一些。

针对父母的逼婚,子女的反逼婚手段又有哪些?百合网的这份报告也调查了这个问题。结果显示,面对父母逼婚,单身人士采取的最多手段多是“躲”(男55.9%,女65.9%),其次是降低择偶要求,赶紧找个对象(女28.5%,男36.8%)。第三招,女性会用“吵”--跟父母大吵架,让他们放弃(16.8%),而男性则会找异性朋友假装女友来安抚父母(16.2%)。

这种逼婚与反逼婚的矛盾,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两代人观念不一致造成的。父母的观念一直停留在“必婚”。他们把结婚看成必须要做而且限时要做的事情。而年轻人对婚姻与家庭责任的看法与父母不同,他们需要时间来打拼事业,并且很多人更乐于享受一段独身的生活。

作为一名搭讪培训师,我的培训班中经常会来一些在父母逼婚压力之下想要改变的学员。记得有一个学员,个儿挺高,长得也是相貌堂堂,眼看亲戚邻居家的孩子都结婚了,他还没有动静。后来,他被他母亲带到了我的班上,要他学会如何和女孩聊天,尽早给找个媳妇回来。

其实,应对父母逼婚,躲、吵都不是解决办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个对象。当然,这件事又是个需要打持久战的事,比如注册婚恋网站,广撒网,报培训班,学习搭讪技巧,周末别在家宅着,多参加聚会活动。

如果你已经在努力了,步伐却跟不上家人的期待,那魔*搭讪师给你支几招,让你应对眼前即将遭遇的“逼婚”困境。

招式一,亲朋开口之前,先发制人“阿姨,您儿子结婚了,也不回来看您了啊?”;

招式二,趁金价触底,去商场扫购金戒指、金耳环、金链子,面对亲朋的疑问,羞涩地笑,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是哪个追你的男孩送的吧”;

招式三,年前各种聚会、年会,多拉着女同事男闺蜜拍照,造成“有女不愁嫁”、“儿子很吃香”,让父母放宽心;

招式四,告诉他们你刚失恋,动情之处可以一把鼻涕一把泪,接下来就该他们安慰你了;

招式五,编故事,哄哄逗逗二老,所谓老小孩,那就得靠哄。再说了,从大学看起的韩剧可不是白看的。

(作者:阮琦,恋爱咨询师,百合网特约情感专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pz/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