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直播与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直播带货”逐渐走进青田山区,成为农民喜闻乐见的售货渠道。生活在山村的“直播带货达人”越来越多,青田山货渐成“抢手货”,“出山出海”。   “番薯粉、番薯丝、番薯面还有笋干都是我们当地最有特色的农产品,现在四个一起打包买,在我们直播价的基础上,还可以再便宜4元,机不可失,赶紧来下单。”摆好镜头、打上灯光,在直播间里,青田万山乡乡长林勇摇身一变成为“带货主播”,以接地气的解说形式向网友们介绍万山乡的农特产品。   绿色无污染的笋干,古法制作的番薯粉,新鲜美味的番薯丝、番薯面,以及万山农产品界的新贵覆盆子酒,都一一在直播间里亮相。在近两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有近2万名网友通过直播间观看直播,成交订单多笔,销售金额达5万多元,其中“消薄”大礼包成了网友心中的“C位”,卖成了爆款,让网友们直观感受到了万山乡农特产品的新鲜与实惠。   林勇告诉记者,“直播带货”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把青田的特色农副产品挖掘好、发展好、利用好,助推山区群众脱贫,实现全面小康。   “百合花可供观赏,百合干可以食用,如果您对我们‘诗味舒桥’的百合感兴趣,赶紧来下单。”近日,该县舒桥乡百合种植基地里的百合花开了,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游人观光采撷,百合花海里还多了一群当地乡村带货网红“带货主播”。“云体验、云选择、云购买”,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就吸引了多名观看直播的观众,卖出了近朵百合花。深受鼓舞的种植户吴临平感叹:“真是不错,值得推崇!”   舒桥乡是农业大乡,西瓜、甜玉米、稻鱼米、百合、红豆杉等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农特产品的销路成了农业发展的“拦路虎”,如何把这些优质“山货”卖到城里成了舒桥乡的一个难题。   除了积极联系本地媒体助力农特产品销售,该乡还巧借“山海协作”搭建的平台,将本地农特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今年4月,舒桥乡联合相关直播平台宣传笋干、香菇、百合干、蜂蜜等本地农特产品,成功将本地农副产品卖到了北京、上海、嘉兴等地,销售扶贫产品多单,销售额达到1万多元。   “县长来了,侨乡青田来嗨购!”今年4月,青田县副县长朱敏、陈海民还在淘宝直播带货,为当地农产品代言打call,让全国消费者“云尝鲜”,体验青田舌尖上的美味。直播中,主播们从稻鱼米的历史文化,到稻鱼共生的种植模式,再到给力的购物优惠力度以及品尝稻鱼米海鲜饭,向观看的全国网友倾力吆喝。截至直播结束,活动累计成交20余万元,其中稻鱼米12.6万元,山茶油3.3万元。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仅青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阿里、京东等主要网络销售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39.1万元,同比增长6.1%。直播与短视频成了乡村脱贫致富的“新农具”,赋能了乡村“新农人”。

来源:丽水日报

责编:麦拉编辑:方也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zw/10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