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是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47078.html

刺萆薢

刺萆薢,中药材名。为百合科植物刺萆的根茎。秋、冬及春季采挖,去掉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分布云南等地。功能主治为:祛风利湿,解疮*。治风湿筋骨疼痛,淋浊,梅*,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刺萆薢图片

刺萆薢图片

刺萆薢中药材图片

刺萆薢植物图片

刺萆薢简介

药材名:刺萆薢

拼音:CìBìXiè

别名:红萆薢、美人扇、龙须叶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刺萆薢的根茎。秋、冬及春季采挖,去掉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长托菝葜攀援灌木。茎与枝条多少具纵条纹,疏生刺。叶互生;叶柄长5-25cm,约占全长的1/2-3/4具鞘,通常只有少数叶柄具卷须,脱落点位于鞘上方;叶片厚革质至坚纸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3-16cm,宽

1.5-9cm,下面通常苍白色,极少绿色,干后灰绿*色或暗绿色。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总花梗长1-2.5cm,偶有关节,花序托常延长而使花序多少呈总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绿色或白色;雄花外轮被片长4-8mm,宽2-3mm,内花被片稍狭,雄蕊6;雌花比雄花小,花被片3-6mm,具6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8-15mm,熟时红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性味:辛;苦;平。

贮藏:置干燥处。

刺萆薢的功效

祛风利湿,解疮*。治风湿筋骨疼痛,淋浊,梅*,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刺萆薢的用法

内服:3~5钱。--《全国中草药汇编》

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3~5钱。--《中药大辞典》

外用:煎水洗。--《中药大辞典》

内服:煎汤,9-15g。--《中华本草》

外用:适量,煎水洗。--《中华本草》

点击图标查看

疾病查询免费直播临床视频医学宝库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zw/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