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护肝正当时
人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春季,是指中国农历的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春回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花红柳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这是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同时也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季节。春季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从饮食、起居、锻炼,情志等方面调剂生活,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阳过盛易导致多种疾病发生。所以春季养生要从养肝护肝做起,以帮助人体调节气血、吸收营养、调畅情志、疏理气机。那么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收到养肝护肝的效果呢?一般来说重点注意饮食、起居、情志、锻炼的要点,就可以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方面的要点:一、饮食要增甘少酸唐代名医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这里边有几层意思,一是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二是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加强肝的功能,使春季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伤害脾胃之气。所以在春季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其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等。山药也是春季饮食佳品,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的作用。山药既可做拔丝山药、扒山药,还可做山药粥、山药红枣粥等。三是中医认为春天肝的疏泄功能旺盛,如果多吃些酸味食品,酸本身就是收敛收摄,会抑制肝气的生发,肝火过旺者可适当吃些酸味的东西,防止肝气过度发散。而肝阴虚者,应少吃或者不吃酸味食品。如果多吃酸味食物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响人体健康,因此要少吃酸味食品,以防肝气过盛。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饮食调理上应注意以养肝护肝为先,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另外,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辛辣的食物。不主张大量的进补。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平时还要多喝水,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茶,还可提神解困,同时也可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达到养肝的目的。二、起居要适当春捂春天是季节交替的时候,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幅度较大。而且春季多风,中医认为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可以引起人有诸多不适,所以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冬季人们各种保暖措施完备,使人的耐寒能力下降。春暖花开,气温上升过早地减少衣物,当寒气袭来时,会使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影响机体功能,特别是影响肝气的生发,造成各种疾病。所以春捂就是提醒人们要根据气温变化调整着装,保持温度哦!具体做法是衣服宜渐减;衣着宜下厚上薄;衣着宜宽松不宜过紧或者暴露;体质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背部保暖;单鞋不要过早穿,以免感受外邪。室内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新鲜,但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过堂风直吹。睡眠宜早睡早起,不可过度熬夜。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在居家阳台上种几盆绿色植物,即可美化环境,又对人体健康有好处,并有利于肝阳生发。三、情志要忌怒养肝方法重要的一条是调理情志。中医认为肝的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肝气旺盛也可让人的精神、情绪高昂亢进,使原有精神类疾患的人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从而旧疾复发。因此在春季重点是保持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并且不要过分劳累,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在诱惑面前做到恬然不动其心,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因此怒是养生的大忌,它是情志致病的元凶,所以一定要学会戒怒。戒怒可借鉴下列方法:一是要学会用意识控制。当怒从心头起,将要和人吵架的时候,就要赶快提醒自己,吵架只会给双方带来更多的烦恼,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样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怒气、粗鲁的语言,更不要采取粗暴的行动。二是要学会疏泄,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发泄出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三是采用转移方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思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fz/15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曾经凭借韩剧宫走红的百合王子,因发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