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植株生长管理等,但因百合品种不同,各地区栽培条件有异,所以有管理上也有不同的措施。为了应用方便,现按各个生长期的管理介绍。

1.秋栽百合的管理

秋栽百合在9~10月(四川盆地10-12月)栽植后,子鳞茎在土中越冬,到翌年3月上旬前出苗。在此期间,百合子鳞茎底盘处生出种子根,同时心芽内部缓慢萌动,生长茎叶,但不露地面。此期管理的工作是抓紧晴天中耕,晒白表土,以利保墒保温通气,促进百合根系的良好生长。同时应注意防除杂草,为早出苗、出壮苗打基础。

(1)浇1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一定湿度。

(2)中耕锄草:秋季百合定植后,要中耕除草1~2次,也可选用“圃草封+果尔”防除一年生杂草,在晴天全田均匀喷雾1次,消灭杂草。南方地区百合种植地间作其他作物的,间作物最好在11~12月份适时早收,收获后和没有间种作物的百合地块一样,同样用“圃草封+果尔”喷雾消灭杂草。

(3)铺草覆盖:冬季来临前,可用稻草或玉米秸秆铺盖畦面,以增加养分、保墒、灭草,不使土壤表面板结,同时能保温。覆盖的稻草或玉米秸秆要求清洁无病害,每亩用量为千克。为了防止稻草或玉米秸秆刮走,可用薄土覆压即可。

(4)避免大牲畜进入百合田践踏。

2.春季管理

无论是秋栽还是春栽的百合,当时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就可以齐苗。春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秧苗早发,确保旺盛生长。

(1)烧盖草:在春季出苗前20天左右,选晴天点火交盖草烧掉,既可杀死越冬害虫和病源物,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保温提早出苗。

(2)烧水:百合幼苗出土前,每亩用钾明矾或铵明矾克,稀释倍后浇施,雨水多的年份隔7~10天再施1次。这样,能促进百合球茎的分化和膨大,可增产10%~40%。注意在缺钾的土壤上施钾明矾效果显著,在缺氮的土壤上则施铵明矾更佳。开春后如遇干旱,要及时进行灌溉,防止土壤过分干旱,造成种用球茎干枯、萎缩,影响地下生长。但灌水不可过多,以湿润为度。

(3)中耕、除草:春季气温回升后,在百合未出苗前,选晴天中耕1次,不仅能锄杂草、提高土温,而且还可以促苗早发。第一年中耕宜浅不宜深(4~6厘米),将表土锄松让阳光照入,可提高地温,促进百合苗早出,但不能深锄,否则会伤害百合的芽。中耕后1~2天,选择芽前除草剂(又叫土壤封闭除草剂,对百合安全)防除多种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如使用“圃草封+果尔”,基本可以防除绝大多数一年生杂草。

(4)挖沟防涝:百合怕涝又怕旱,排水不良,容易生腐烂病。因每亩宜补施复合肥15~20千克,或用豆饼粉加少量骨粉(不宜用碳酸铵、含酸重的过磷酸钙及氯化钾,以免烧伤将要出土的幼芽),拌匀后于植株一侧挖沟施入,然后覆土。注意,施肥不能与球茎接触。

在清明前后,百合苗高10厘米时,要及时追肥,促进秧苗生长。一般亩追施腐熟的菜饼肥25~50千克,或腐熟的猪粪尿千克(不能施含氟、氯的化肥,更不能施未经堆沤的猪粪尿),条施或穴施,施在距百合苗6~7厘米处,施的太近容易引起“烂苗”,施的太远,肥料又容易流失。同时苗期应视劳力情况,及时中耕1~2次,行间要深,株间要浅。

百合生长周期较长,需在其生长的不同时节及时追补叶面微肥。亩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植物生长剂绿芬威40~50克,或磷酸二氯钾~克加尿素~克,或硫酸锌克或松刚绿圣~克(任选一种),加水50~70千克在百合苗、花、蕾各期对百合植株均匀喷施1次。施后植株健壮,抗逆机能增强,地下球茎发育饱满,增产收效果显著。

(6)增产调控:当百合苗长至18~20厘米高时,每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20~50克,或助壮素10~15克,或比久(B9)5~10克,或缩节安5~10克任选一种,加水50~70千克对百合植株均匀喷雾。可使百合茎秆粗壮、抗逆能力增强、促进球茎形成生长。

3.中期管理

5月上、中旬,百合植株已从茎叶生长向球茎膨大转变,这进期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地上部营养生长,促进幼球茎迅速肥大。

(1)追肥:在5月上旬,要及时施1次提苗肥,促进秧苗生长。据试验,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0千克左右,约可增产百合7%~8%。施用速效肥,有利于上盘根的生出和吸肥,能促进苗期加速生长。第二次应在地上茎“上盘根”尚未大量发生前,每亩施饼肥~千克,施入行间,结合中耕培土,压埋土中。追施饼肥肥效持久,三要素多而全,尤其磷、钾成分多,对增产有显著效果。

(2)中耕、除草:一般在5月下旬或6月初,结合培土,进行1次中耕,深度为6~7厘米,以促进根系多而深扎,控制地上茎增长。

生产期百合田中的杂草,主要包括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及多年生宿根杂草四类。防除禾本科杂草马唐、牛筋草等,使用大杀禾、精奎禾灵、高效盖草能、拿捕净、威霸等均可有效防除,对百合安全。

(3)打顶摘心:植物有从根部吸收的无机养料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养料首先向顶芽输送的习性。打顶摘心可控制地上茎叶生长对养料的消耗,从而转向球茎输送,加速球茎的生长发育。

打顶摘心的时间约在5月中旬、高杆品种苗高1米,矮杆品种苗高0.5米时为宜,即可以保证植株有一定的生长量和叶面积,又可减少养分不必要的消耗,使营养物质向珠芽和地下球茎转送,加速球茎的发育生长。据试验,打顶过早过迟,产量都会受到影响。摘心宜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菌侵入。打顶时对苗势旺的宜早打多打,对苗弱苗小的可推迟几天,或只少量摘心叶,以达到生长平衡。打顶以后,氮肥用量过多,则茎叶疯长,影响球茎膨大,一般亩施复合肥30千克。

(4)摘除花蕾:食用百合是以收获地下球茎为栽培目的,不希望生产种子,如果任其开花结实,将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球茎发育,而且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直接影响到商品性和生产效益。所以,当花茎伸长到1~3厘米时,将花蕾用手摘除,也可用剪刀剪,以免消耗养分。

在生产中摘除百合花蕾,一要“早”,二要连续多次摘除干净。所谓“早”,就是在显蕾期摘除,可以强化百合植株个体的摘花增产效应。连续多次摘除,是因为百合群体中的个体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差异性,使不同的百合植株,其显蕾期有早迟,连续多次进行摘花处理,可以将群体中的花蕾摘除干净,以保证百合群体的摘花增产效果达到最佳。

摘除的花蕾,可晒干、腌制后,像*花菜一样食用。

4.后期管理

6~8月,百合已进入后期生长。这时的管理目标是及时收获珠芽(生长珠芽的),避免高温高湿,防止百合早衰,保证植株稳健生长。

(1)清沟排水:在夏季雨水较多,容易造成大田积水,所以要保证沟路畅通,下雨后立即排除积水,做到雨停水干,7~8月球茎增大进入夏季休眠,更要保持封干燥疏松,切忌水涝。在雨天及雨后防人员下田踩踏,以免踏实土壤,造成渍水引起球茎腐烂,拔草也应在晴天土壤干燥时时行。

百合生长期间,如久旱不雨,土壤干旱,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要及时灌水,做到轻浇、浇透。灌水后要及时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地块内不能有积水。高畦栽培的在水沟中渗灌。特别是在冬前春后如遇干旱,要及进进行灌溉,防止土壤过分干旱,造成种用球茎干枯、萎缩,影响地下生长。但灌水不可过多,以湿润土壤为宜。

(2)及时打珠芽、施肥:据试验,南方地区6月10日收获珠芽,百合产量最高。一般情况下,9月中旬是收获珠芽的适期,再迟收获,不但影响百合产量,珠芽成熟后也会自动脱落。如不准备用珠芽繁殖种用球茎,珠芽可提前采摘,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提高百合产量。抹珠芽时细心,以防碰断植株和伤及功能叶片。珠芽采收后,为防止叶色过早枯*,增加叶片光合作用,须叶面喷施叶面宝和0.3%磷酸二氢钾或0.3%叶霸或0.3%~0.5%的尿素,每隔5天喷1次,连续喷4~5次,能增产14%左右。

(3)遮阴降温:百合生长最适宜的气温为15~25℃,高于28℃,生长受到抑制,气温持续高于33℃,植株发*甚至枯死。遮阴是防高温的重要举措,方法是在百合行间适当套种藤蔓类瓜菜,以蔓叶遮阴。如套种丝瓜、豇豆等作物,5月份、6月份瓜豆藤蔓上架后,对降低田间气温、地温都有良好效果,这样能延长百合绿叶期,可增产10%左右。

(4)及时清除病害:若发现百合植株叶片发*变紫,说明地下球茎已开始腐烂,应及时挖掉病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损失。

5.病虫害防治

百合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但对百合收成有影响的主要是百合枯萎病、灰霉病、叶枯病、病*病、根腐病、蛴螬、地老虎、蝼蛄等,防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具体防治方法下期介绍)。

6.秋后管理

不同种类的百合生长期有所不同,如宜兴百合播种后1年即可收获,而兰州百合生长周期较长,从小球茎培育成种用球茎需2年,挖出再移栽到大田里培育3年才能长成商品球茎(克以上)。因此,1年后不能进行商品采用的百合品种让其继续生长,重复第一年的管理即可;能进行商品采收的品种要选择时机,适时收挖。

不采收的百合田,其地下球茎可以在土壤中安全越冬。等到土壤表层封冻时,要及时清理枯萎的茎秆和杂草茎叶等,并集中烧毁。冬季来临前,用稻草或玉米秸秆铺盖畦面。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白癜风早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fz/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