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吧share

百合不语,众人品鉴。

细品百合花语

——程丽萍散文集序

天气阴阳交错,温度时高时低,近日终于放晴,野外的花草树木,绽露出一派绿色,正是初夏好时光。

渭南的文友高晓文和程丽萍来西安,大家一起吃午饭,畅谈无忌,不亦乐乎。分手时,丽萍留下了一包文稿,说她要出本散文集,让我写个序,我当然是不能推辞了。

丽萍话语不多,笑容常在脸上,文静而娴雅,其实我们单独交谈没几句,她拿出这本厚厚的文稿,我心中稍有吃惊,写作可是个辛苦的事呢,要抗拒浮躁远离世俗的欢乐,静下心来一意造文,对一个工作和生活条件都不错的女士来说,着实需要定力。

这本书稿名字叫《静静的百合》,作者的笔名亦称百合,书中还有写百合的篇章,可以感觉到,百合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种意象、一种追随、一种精神深处的安慰。

丽萍不愿多说什么,她把所思所想,都倾吐在文字中了。她送给我们的《静静的百合》,让我们静静地来体味,来感受,来细品。

百合不语,仪态昭明。我从丽萍的文字中,读出了三种东西。

第一种为情感涌动。散文的写法,讲究起来,大概有三个类型:或重文、或重理、或重情。重文一类,在文体形式上很考究,遣词造句独具匠心,力求形象生动描述传神,是语言的魔术师。重理一类,在思想内涵上下功夫,有哲学或宗教的高度,追求理念和思考的精深,近似布道的牧师。重情一类,在情感抒发上最专心,保持着一份纯朴与本真,由感动自己升跃到感动别人,犹如生活剧中的原生态演员。丽萍的写作系重情一类,此集中有近一半的篇幅,描写了她对故乡、对亲人、对友人的真挚感念。像《老宅》、《五叔》、《世上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她要活到现在,那该多好》、《舞伴》等等,皆出自于本身的生命体验,因而动人心弦。

第二种为社会关心。一个文学写作者,如果只停留在个人的生活经历和自身的情感表述层面上,那他则是幼稚的不成熟的。作家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只有胸襟广大,面对人生甚至整个人类来写作,其作品才具有存在的价值。从丽萍的散文中,我看到了一些可喜的东西,就是她的眼光能够投向社会,能够当今时代发生的一些令人沉思的现象。比如她写了一组女性故事,《淇和琳的故事》、《婆婆》、《“咸菜”与“红烧肉”》、《嬗儿》、《婚姻》、《远去的青青》等等,已经涉及到当前社会的道德伦理、人性沧桑。还有《忘忧草》、《小小舞台》、《参选》等,也是对现代生活某些场景的透视。

第三种为精神追求。过去,我们把文学作品的功能夸张的很重要,如今,也有人把写作看得一无是处,其实都是偏颇的。文学写作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作家本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向度,也是人类社会整体素质的崇高体现。从丽萍的文章中,能看出她是个注重生活质量,向往完美的富有善心和爱心的人。在《百合花香》、《岁月感悟》、《舍得》、《笑对人生》、《生命的印记》等篇章中,都表现出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人格向往。

丽萍的创作路子很正。在各类题材的对比下,我觉得描述自已同时代女性的故事,应该是她最大的优长,今后不妨在这方面多用点笔墨。

百合不语,众人品鉴。

人们喜欢百合花,是因为它超凡脱俗、向心层抱。

人们赞美百合花,是因为它年年绽放、清香如故。

丽萍献出了这本书,献出了这枝《静静的百合》,为散文创作的园地增添了一份芬芳。

我们期待她写出更多更有份量的东西来。

陈长吟

赞赏

人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jz/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