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志愿者愿每个人,都有百合一样的夜
? 让我们一起聆听志愿者的心声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 周芳 优秀青年女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联第十次,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荣获第五届、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及首届孙犁文学奖,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艺奖人才奖,第六届湖北省文学提名奖,著有《沽酒与何人》、《执手何须倾城》。 志愿 事迹 年以志愿者身医院ICU室,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安慰及情感关怀,根据亲身经历著述的长篇非虚构作品《重症监护室》一经出版,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扶持项目。年,开医院做志愿工作,持续至今。 心中有爱,不变初心 小编 周芳老师好!在做志愿者之前,你已经是知名作家了,完全可以开启上班、阅读、写作、旅行的小资生活模式,为什么会生出做志愿者的念头来? 某一天,我读到《无常经》。经说:于诸世间,有三种法,“不可念、不光泽、不可爱、不称意”。三种法,是老,病,死。谁逃得过?在这三法面前,“生命”该如何存在?生死极限间,人又该如何面对?带着这样的问题,经过学习和培训,进到重症监护室,成为生死边缘里,和病人、和家属、和医护人员站在一起的那个人。 周芳老师 小编 一年多时间,每天6个多小时,你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讲其中的一个病例。有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我一站两个小时不敢挪步。我一挪步,患者原本闭紧的眼睛马上睁开,一脸恐惧,她抓紧我的手不放。患者是清醒的,她比那些陷入昏迷的任何患者都要痛苦,她如此清醒地感知死亡的逼近。她用笔艰难划下这几个字“我不敢睡着了,我害怕我一睡着就醒不过来了,你把我抓紧一些。”我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别怕,我和你在一起。” 我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倾听和安抚,排解他们的孤独和痛苦。 周芳老师 小编 听说后来你自己也住进了ICU,有没有觉得自己那样拼命很不值? 上课、义工、初三的孩子、家务、日记,除了时间上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考验。死亡,鲜血,急救,让我心力交瘁。生和死,希望和绝望,喜悦和痛苦,交织着,我常常彻夜不眠,时时感到自己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四肢乏力。我忍着,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年6月23日,在陪同五床脑出血患者做开颅手术六小时后,我昏倒在手术室,不得不住进心内科。住院二十五天。不等身体完全恢复,再次回到重症监护室做义工。在生命面前,在生死面前,哪有什么值与不值,只有在与不在。我在,我就继续去做。 周芳老师 小编 ICU的义工生活,在你生命中烙下什么样的印记? 从重症监护室里出来后,我比先前更坚强,也好像更脆弱。见过那些死亡,那些得救,那些不得不拔掉呼吸机的放弃,你就是被“死亡”豢养得沉甸甸的一个人,每走一步,都能感知生命的大挣扎大喜悦。对“死亡”这个终极问题,尽管我仍旧保持我的沉默,但我相信爱、信念还要救赎。 周芳老师 小编 你的前三部作品,从个人情怀到社会万象,再到生死关怀,你每走一步,都将自己掏空,身体越来越透支,目光却越来越高远,胸怀也越来越宽广。倒下,再站起一个更有力量的你,是什么在注入你能量? 从重症监护室走出来后,医院,和那些精神病患者一起生活。关于这里面的感受,我还不能说什么,但觉得比在重症监护室还要让我举步维艰。在这群人中间,我惴惴不安,疼痛感像尖锐的针刺骨。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是上帝故意留下的笔误,他是想给人间一个自我救赎的平台。 周芳老师 如果说是什么在注入这种前行的能量。我想,大概是对生活保持足够的疼痛感,深刻感受生命与精神的缺憾,正视现实的一切,捕捉人间的一点暖气。 周芳老师 也许我会再次倒下,也许我会再次记录这一段生活,为什么不呢?我是一名作家,用自己的文本唤起更多的人来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hef.com/bhjz/4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奇动物在哪里有海狮有羊驼有浣熊有
- 下一篇文章: 心理测试你觉得哪株百合花最好看测这个9月